什么是雷電?
雷電(英文Thunder),是常見的自然現(xiàn)象之一,它是由于大氣中的云體之間、云地之間正負電荷互相摩擦產(chǎn)生劇烈的放電現(xiàn)象。雷電包括兩個自然現(xiàn)象雷和閃電,雷是云層放電時發(fā)出的響聲,是指聲音,閃電是看到的閃光是指形象。雷電絕大多數(shù)是同時出現(xiàn)的,由于光速比聲速快,因此人們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。
雷電是怎樣形成的?
科學家對雷雨云帶電機制及電荷有規(guī)律分布,進行了觀測和試驗,并提出各種各樣的解釋,例如:摩擦起電理論、重力分離理論、電場極化理論、離子積累理論、溫差起電理論、大水滴破裂起電理論,冰融化起電理論等,有些論點至今還有爭論。
在大氣中,云層間或云地之間的電位差增大達到一定程序時,即發(fā)生閃電(放電現(xiàn)象)??梢姡纂姷漠a(chǎn)生首先與大氣中的云有關,如層積云、雨層云、積云、積雨云等,雷電通常是在積雨云中出現(xiàn)(也稱雷雨云),偶爾也在雨層云、塵暴、火山爆發(fā)時出現(xiàn)。
雷電都有哪些特征?
1) 雷雨云的電場強度平均可達幾千伏/厘米,局部區(qū)域可高達上萬伏/厘米;
2) 閃電時電流強度平均有2萬—3萬安培,******電流可達30萬安培左右;
3) 閃電的電壓很高,從幾萬至上千萬伏特;
4) 閃電的放電時間很短,一般為50~200微秒,個別可達1.5秒;
5) 閃電有枝狀、帶狀、球狀等形狀,平均長2-3公里,有時可達20-30公里;
6) 在放電路徑上空氣溫度瞬間可增高幾萬度(相當于太陽表面溫度的3~5倍);
7) 空氣因急劇增熱而膨脹(30~50大氣壓向外迅速膨脹)會引起空氣的劇烈振動、沖擊、爆炸,沖擊波開始以極高速度向外擴展,但很快就衰減成聲波,并以約340米/秒速度向外傳播,產(chǎn)生強烈的雷鳴(打雷),稱為暴雷。
8) 雷聲振動的主要能量集中在大約0.5~6赫的次聲波,在可聞聲中,雷聲最響頻率約16~200赫之間,傳播距離一般不超過25公里,海上可達100公里。
常見的雷電有哪些分類?
按閃電出現(xiàn)的位置分:有睛天閃電、雷云閃電(云內(nèi)閃電、云際閃電、云地閃電)
按閃電的形狀分:有線狀閃電、帶狀閃電(片狀閃電、鏈狀閃電)、球狀閃電
按閃電造成的危害分:直擊雷、側擊雷、感應雷(雷擊電磁脈沖)